第六百六十八章 发行货币_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八章 发行货币

第(2/3)页

实那些从集中营里解救出来的华人百姓有许多特殊人才,像是工程师、医生、教书先生这一类是根据地里不可或缺的,能让他们物尽其用发挥自己的长处。

        教育永远是地区或者国家发展的第一要素,廖铭禹不仅给百姓盖了房子,还修建了学校、医院等民生设施,让小孩们得到教育的机会,让百姓们生病有地方可以医治,赢得了相当高的人心。

        廖铭禹对百姓的态度那是写进军规军纪里的,来自后世的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刻在自己骨子里永不会磨灭。

        哪个不开眼的士兵要是还拿出旧军阀时期对待平民百姓的态度,轻则教鞭重罚三十,重则直接枪毙绝不姑息。

        除此之外,地区管理和经济问题也是堵在胸口的一座大山。治理地方不同于管理军队,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根据地内鱼龙混杂,人口持续增多的情况下,很多阴影底下的罪恶事件也在飙升。

        虽然早期沿用军管方式,用雷霆手段整治治安,只要有地痞无赖欺负人闹事,或者奸细渗透窃取情报,直接抓过来就地处决。

        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廖铭禹和范绍增商量一番后,决定从宪兵队里分出一部分人,成立直属司令部的军警队,专门用于根据地内的治安管理。

        再通过组建一些相应的行政部门,设立民用法规,加强根据地内部的管理工作,保证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同时,从根据地乃至整个缅甸控制区都需要统一的货币交易,目前军队用的都是滇西的半开银元或者袁大头,法币之类的在远征军这里如同擦屁股的纸,没有一点价值。

        但银元这东西吧数量有限,不方便运输和携带,而且只有华夏人认这玩意,所以大部分也只存在于军队和根据地内部流通。

        以前在各地招募的工人,部队都会发放临时批条作为工资凭证,工人拿着凭证可以在后勤处换取响应的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品。

        大家都在为活命而辛苦劳作奔波的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