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拍即合_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拍即合

第(2/3)页



  再加上多少有些欣赏并想拉拢廖铭禹的意思,陈长官当即为他证白并向元首力荐,如此一员虎将为何不给他更大的舞台呢?

  于是两拨人为了这个问题吵得不可开交,这也映射了国府内部严重的派系之争。

  眼看局势紧张,元首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深谙其道的戴局长这回反而没有站出来提廖铭禹说话,而是选择了明哲保身,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元首对后者少一分猜疑。

  或许为了平衡,又或许因为猜忌,令人意外的是元首这次没有再力挺廖铭禹,但也没理会何部长的推荐,最终委任了在重庆闲赋了半年的范绍增为88军军长一职。

  说起这个范绍增也是一位奇人,原本属于四川大军阀杨森手下的一员大将,也是川军中积极主张抗日的代表性人物。

  他出身于川中一大户人家,自幼不喜读书,常到茶馆听说书,对江湖豪侠劫富济贫心向往之。13岁入袍哥,终日在外游荡,说白了就是一混社会的富二代

  儿时为了逃避念书,经常在教书先生和父亲面前装疯卖傻,范父气不过便称其为“哈儿”(四川话傻瓜的意思)因性格耿直火辣,洒脱直爽,成为将军后又被人戏称为“哈儿司令”

  军阀混战时期川中也不太平,杨森企图武力统一四川,遭到失败后无奈下野,军队大部分都交给了范绍增,后者也紧跟着被刘湘改编,还被明升暗降架空了部队。

  抗日战争爆发后川军接受整编出川抗日,范绍增因与刘湘不和主动请缨杀敌,只身赶到上海前线,时任第十一兵团副司令。而后上海沦陷,随军撤退到汉口。

  次年刘湘、韩富渠等人密谋倒蒋,这家伙第一时间向光头告了密,受到了光头的信任与嘉奖,被委为八十八军军长,自募兵员抗日。

  再次获得兵权的范绍增很快在四川编成4个团,但武器破旧不堪,士兵更是良莠不齐。他便拿出半数以上的家当自筹装备。还对官兵们说:过去打内战,都是害老百姓。这回抵抗日本侵略,我就是倾家荡产,拼命也要同你们一起,把日本人赶跑!

  从39年出川到43年回重庆,范绍增转战江西、浙江、湖北多地,与日军大大小小打了数十场战斗,取得了诸多胜利,骁勇善战的八十八军也成了川军中少有的常胜部队。获得过军政部明令嘉奖及军委会颁布的各级勋章、奖章数十枚,并升格为辖3个师的甲种军。

  尤其是在42年5月,范绍增率部在两天之内击毙日军一中将,击伤一少将。这两位被范绍增打败的将军,分别是日军第十五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和日军四十旅团长河野少将。

  在这两次对日军的挫败中,酒井直次的死绝对是值得华夏人民庆幸的一件事,因为他就是那个积极推行“三光”政策,侮辱妇女、无恶不作的日本军官。他的死在日军中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原因在于,他是日军陆军历史上第一个在职阵亡的师团长。

  然而国军内部派系林立,八十八军的战斗力和范绍增的战功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不久之后老蒋也采用明升暗降的手腕,将范绍增调离八十八军,而只给了他一个“中看不中用”的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头衔。

  明明立下大功,却被调离自己一手带起的队伍,这件事也让范绍增心里十分寒心,脾气火爆莽撞的他一气之下撂摊子不干了,于43年年初回到重庆,一直闲赋至今。

  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这个袍哥出身的老江湖回重庆后也没闲着,深知官场规矩后的他开始左右逢源交友甚广,积极参与权贵之间的应酬,与何部长、戴局长、顾长官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这次新编88军军长的任命人选落到他头上时,两拨人出奇地停止了争讨,反倒表示元首大人“英明”。

  就这样,范绍增带着委任状美滋滋地踏上了去往滇西的道路,而身在南坎的廖铭禹还不知道元首已经为他已经空降了一个顶头上司……

  当年范绍增带着88军一路从四川转战江西、江浙等地,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