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出来吧,秘密立储_寒门崛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出来吧,秘密立储

第(2/3)页

  自己总不能告诉嘉靖帝你别瞎操心了,再过上几年,你的小儿子景王就会挂了,只剩裕王一个独苗了,你没得选,所以压根不用操心选谁了吧?!

  那诅咒皇嗣、巫蛊之乱的罪名就会自己扣自己头上,足够自己死上七八次了。

  要说自己推荐哪位皇子成为储君太子,于情于理于史,毫无疑问是裕王了。

  只是,你可以这么想,却不能说出来。

  朱平安坐在书房思索了起来,忽地心中灵光一闪,想到了后世清朝的秘密立储制度。

  经历了九龙夺嫡并最终胜出的雍正帝,吸取了他们这一代以及历代围绕预立太子发生的皇子、后妃之间为争储位明争暗斗、倾轧不休、骨肉相残、造成混乱的教训,发明了秘密立储制度,不再公开立太子了。

  具体做法是:皇帝亲手写出储君的名字,写两份,一份密封在匣内,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的牌匾后,另一份封于匣内,随身携带,双重保险。等到皇帝升天后,再由顾命大臣们当众取出这两个匣子,当众打开,核对无误后,宣布由谁来继位。

  秘密立储制度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皇帝全权决定储君人选,强化了皇权。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皇帝可以随时更换储君,且不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只需要把随身携带的匣子内的名字,以及正大光明牌匾后的匣子内的名字换掉就是了。

  它可以解决掉有关国本的诸多隐患,又能突破立嫡立长的局限,还可以避免“木秀于林”的暗害,以及太子隐形分权的隐患。嘿嘿,我没有公开立太子,就不会有太子分权了,臣子们也不能提前下注了......

  还能避免皇子为了夺嫡自相残杀,后妃为了自家皇子明争暗斗的悲剧。

  反正嘉靖帝也不是真的想要立储,只是想要安臣民的心,稳定人心。

  只要召集了大臣,宣布了秘密立储制度,然后再把样子做出来,做两个匣子,写两个名字,把一个匣子放在“正大光明”牌匾后面,一个匣子随身携带,这臣心、民心就都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