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7章:忠臣(中)_舌尖上的大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67章:忠臣(中)

第(1/3)页

  皇帝也好,宰相也好,他们权力或许很大,但某些时候,这种权力是脆弱的,因为他们的生命本身,就是很脆弱的。

  杨怀仁再回头看高家父子的这些行动,也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高家父子,难道是真的支持赵佖的?

  这很有疑问。

  高家向来都是忠臣,这不是一辈人的事情,而是几辈人传承下来的家族传统。

  当年高太后掌权,高家没有刻意去攀附,这边说明他们高家一直是忠于皇帝的。

  皇帝当时没有权力这一点,他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但没去对高太后可以逢迎,便已经说明了高家的态度。

  高太后虽然和他们有血缘上的天然亲近,可在大义面前,他们还是选择走了正确的道路。

  那么现在,他们还会保持忠诚的家族本色吗?

  之前杨怀仁没想到这一点,可现在他似乎看透了高家的做法是为了什么了。

  高太后过世后,赵煦重掌皇权,那时候朝中还是有不少声音,觉得长平侯高启勋和高太后同宗同源,凭借这样的联系,他们也是曾经上书皇帝,要求打压或者贬谪高启勋的。

  赵煦也不是没考虑过朝臣的建议,但他还算是心中有数的。

  一来因为高启勋确实没有攀附高太后,要硬说他们之间的联系,貌似也只停留在沾亲带故的阶段而已。

  二来是因为高启勋本人在勋戚将门这派人中属于中坚力量,而且高家不少子侄都在禁军出任将校,若是贸然打压高家,怕是会引起勋戚的反对,也对禁军的稳定非常不利。

  所以当时赵煦权衡之后,觉得还是把高家放到中间派,并没有打压,也没有进行提拔,后来高士迁成为龙蹊卫大将军,也是凭借自身本事赢得的。

  高家当时应该是体会到了赵煦对他们的态度,他们没有什么反应,可不代表他们心里没有想法。

  高启勋也许觉得,他们高家祖先在本朝开国之初,虽然没法和曹家、杨家、折家等几个大将门相提并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