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种师道学精了(下)_舌尖上的大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18章:种师道学精了(下)

第(1/3)页

  刑恕早年师承二程,号称博冠经籍,是个少年天才。而他最出名的,便是这小子是个出了名的墙头草,而且跟谁谁倒霉。

  最先投奔司马光,司马光倒了又去跟王安石混,王安石混不下去了又转投蔡确,靠着他的聪明才智帮蔡确出谋划策,可实际上是二人狼狈为奸。

  元丰末年,宋神宗病重弥留之际,二人为了将来能把持朝政,便谋立当年只有八岁的赵煦为帝,以便赚个拥立之功。

  当时神宗信任宰相王珪,二人便寻了王珪,一同去探视病榻上的神宗,当面提出立赵煦为储之事,只等王珪的意见。

  只是当时二人秘密埋伏了刀斧手在门外,由蔡京指挥,若是王珪不同意,便立即冲进来当场将其诛杀,然后矫诏立赵煦为帝。

  王珪也不是傻子,看着窗外刀光闪闪,还敢说个不字?

  但接下来的发展,却没有蔡刑二人预想的那般美好,高太后早就酝酿了很久,神宗刚去世,便扶司马光重新起势,旧党把持了朝政,高太后垂帘听政,刑恕便被贬去了随州。

  等八年之后赵煦重掌皇权,这才把章惇等心腹之人,以及刑恕这个当年曾经拥立他为帝的功臣招了回来从新重用。

  游师雄的龙图阁直学士和刑恕的宝文阁待制,听起来都是阁老级别的人物,是朝中的重臣,但同样是阁老,游师雄的龙图阁直学士是虚衔,是官家念在他的功绩上赏的虚名。

  而刑恕的宝文阁待制,那就是实打实的朝廷中枢了。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元丰改制后的北宋的官职制度,大家都知道宋朝的官名最多,也最复杂。

  就那游师雄的官职为例,他原来的官名,是秦凤路马步军行军大总管,也就是百姓口中说的行军大总管或者兵马大元帅了,也就是秦凤路一路的军事最高长官。

  但军职,实际上是一种派遣制度,这种官职也被称为差遣职位,调遣你去秦州管军事,如果啥时候调你回京,就不带这个差遣职位了,但对于一个武将来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