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汉中四绝(下)_舌尖上的大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7章:汉中四绝(下)

第(1/3)页

  这四样最具有汉中特色小吃,相同的是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不同的是,相比热面皮在北宋已经有小贩们挑着担子或推着小车沿街摆摊售卖,另外几种则更多的是民间寻常百姓家里的家庭美食。

  粉皮子,也就是片皮,单是从外观看的话,有点像后世北方地区流行的一道凉菜,东北大拉皮。

  而从制作的原料上和方法上,两种食物其实也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片皮的特点,在于可以凉拌,也可以热拌,两种不同的使用方法,会带来不同的舌尖上的享受。

  但相同的是,粉皮子所加入的调味料,讲究足够多,味道足够重,让人吃到嘴里,不论是酸味,咸味,又或是辣味,都给人一种非常冲的感觉。

  无论是炎热的夏季,或是寒冷的冬天里,一碗调料足够的粉皮子吃到嘴里,吃的人满头冒汗,口腔酸麻,那才叫爽。

  从粉皮子制作原料的角度看,不得不说这又是广大贫苦百姓在寻找食物果腹方面的一项巨大的创新。

  更早的时候,汉中地区的贫苦百姓们,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来填饱肚子,只能从身边的大自然中寻找可食用,又能充分补充人体所需的热量的食物来源。

  初夏时节,是秦岭南麓的野生蕨菜成熟的季节,满山的蕨菜,便是百姓们靠山吃山的智慧来源。

  那时候男人们在田间劳作,老人、女人和孩子们,便背上篾筐,上山去挖蕨菜。

  蕨菜的叶子可以当做蔬菜来食用,采的多了吃不完,还可以做成腌菜,而挑拣出根茎肥大的蕨菜,然后放到石臼里捣碎,扔掉韧性强的植皮,剩下的浆汁里便富含了大量的淀粉了。

  将这些浆汁过滤,淘洗出来的干净乳白色的液体,就是淀粉溶液了,这时候可以加水稀释,再加入明矾,不断的搅拌,明矾便让浆汁中的淀粉变得浓稠起来。

  这时候一口盛满了水的大锅猛火煮沸了,然后在上边浮着一个小汤锅或者平底的金属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