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五 当孔明遇上曹氏_三国之召唤猛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百六十五 当孔明遇上曹氏

第(2/3)页

姓刘也!”

  糜竺闻言大喜过望,立即起身作揖拜谢。能够让陶谦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就在城内开怀畅饮的时候,城外的百姓也都在大快朵颐。天子有令,今夜所有百姓尽管敞开肚子吃便是,只要能吃下去,无论多少一律供应!

  经过了这六七日的休养生息,百姓们的体力恢复了许多,一个个气色变得红润了许多。次日清晨,王猛开始分流难民,分别向东莱、胶东两地各自分流十万人口,由官兵沿途护送,并且供给粮食。

  到了地方之后,再由官方发给犁锄等农具,在官府的带领下,统一开垦荒地,争取早日播种庄稼,实现自给自足。至于居住的房屋,也由地方政府帮助解决。

  剩下的十万人则留在北海境内,补充本地的折损人口,同样由地方官府安排栖居房屋,以及垦地事宜。所有百姓须都听从调遣,用劳力换取粮食,争取早日开垦出一片良田,不再食不果腹的用树皮、草根充饥!

  数十万人的调动可谓浩大繁琐,但在王猛的掌控下秩序井然,忙而不乱。三十万人分作三批,一批留在了北海,另外的两批则在官兵的护送之下,分别向东莱、胶东两地迁徙。

  刘辩大笔一挥,分别拨给胶东、东莱两地官府五万石粮食,三百万钱币,用来解决难民的口粮,购置垦地的农具。又拨给胶县港口的郑成功一千万铜币,命他购买材料,修筑港口,争取早日完善青州水师的大本营。

  一场危机有惊无险的度过,这三十万石粮食足够维持三个多月,到时候来自江东以及汝南的支援粮草就会陆续送到。再加上东莱的粮食没有遭到破坏,进入八月后估计能收获十几万石,用来缓解粮食危机,把局面支撑到明年开春。

  青州的局势总算让刘辩放下了悬着的心,现在唯一牵挂的是诸葛兄弟,岳云率队去了七八天,为何到现在毫无音讯?左思右想,放心不下,又派出文鸯率领千余骑分头接应,争取早日把诸葛兄弟接到剧县。

  钱粮交割完毕后,糜竺牵挂着下邳的产业,唯恐陶谦背后下黑手,第一时间辞别了天子,率领着私家兵向南而去。

  夕阳西下,一条小河静静的流淌。

  落日的余晖洒在溪水上。显得波光粼粼。

  诸葛兄弟与两名侍卫在溪边驻马,蹲在小溪边捧起清澈的溪水清洗着脸上的尘土。一个个狼狈不堪的样子。而四匹坐骑也累的口吐白沫,四肢不停的抽搐。

  刚才的那一幕让他们仍然心有余悸。穿过兰陵县的时候遇上了一帮强贼,少说也有七八百人,呼啸呐喊着要留下他们的马匹和人头。

  幸好强贼大部分都是步行,而诸葛瑾等人马快,一路上不停的鞭笞着坐骑,最终有惊无险的把强贼率在了身后。

  “从襄阳到临沂走了一千四百多里,一路平安无事,没想到回了故土琅琊,却遇上了强贼。看来家乡有点不太欢迎我哟!”诸葛亮一边用手帕擦拭着脸颊上的水珠,一边自嘲道。

  诸葛瑾却一脸推崇的道:“我们这一路走的汝南、淮南两地都是天子治下,武有岳鹏举镇守,文有荀文若治理,自然海晏河清,路不拾遗!而琅琊是陶谦的治下,治安状况自然不能与天子的治下同日而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