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浮屠氏实有人(求订阅!)_水浒逐鹿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五十二章 浮屠氏实有人(求订阅!)

第(3/3)页

  到了晚上,那人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样,然后才死。

  这个突发事件,让本就不痛快的赵佶,更加不痛快。

  世人皆说:“呜呼!浮屠氏实有人。”

  对于佛教与道教,赵佶的态度是很鲜明的,即贬斥佛教、尊崇道教。

  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四次灭佛运动,即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唐武宗会昌五年和后周世宗显德二年,佛教史上称之为“三武一宗”法难。

  赵佶虽然没实行过灭佛之举,但他对佛教的确也造成过伤害。

  赵佶笃信道教,特别是在政和、宣和年间,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崇奉道教。

  政和六年,赵佶听信道士林灵素编造的虚妄神话,相信自己是上帝之长子神霄玉清王下凡,号“长生大帝君”。

  第二年,赵佶下诏通告全国,改天宁万寿宫为神霄玉清万寿宫,在殿上设长生大帝君像。

  四月,赵佶对道录院说:“朕乃昊天上帝元子,为大霄帝君,睹中华被金狄之教焚指炼臂,舍身以求正觉,朕甚悯焉,遂哀恳上帝,愿为人主,令天下归于正道。帝允所请,令弟青华帝君权朕大宵之府。朕夙夕惊惧,尚虑我教所订未周,卿等可上表章,册朕为教主道君皇帝。”

  于是,群臣与道录院上表册之。

  宣和元年春正月,赵佶下诏:“佛改号大觉真仙,余为仙人、大士之号。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即住持之人为知宫观事。”

  不久,赵佶又改称尼为女德。

  废佛一事,在佛教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各地僧侣不断反抗,朝廷当中的很多大臣对废佛一事也持反对意见。

  废佛闹剧,到宣和二年六月才宣告结束——赵佶迫于内外压力,不得不专门下诏,恢复寺院和僧尼称号。

  可是,赵佶因废佛而对佛教界造成的伤害,恐怕不是一道诏书就能修复好的。

  这次的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事情传到李衍耳中之后,最近天天修炼吐纳之术和采荫补阳之法的李衍,想了想,让鲁智深派人去一趟五台山将他师父智真长老请来汉城开一场水陆法会。

  鲁智深很想念他师父智真长老,因此亲自回了一趟五台山。

  十数日之后,智真长老来到汉城,开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结束了之后,李衍亲自跟智真长老聊了半日,受益匪浅。

  不久,李衍颁布了宗教法:

  水泊梁山的所有民众都有信仰自由。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制民众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民众或者不信仰宗教的民众,信教民众和不信教民众、信仰不同宗教的民众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